|

重磅!年底政治局会议,明年经济10大信号

本文十大重点:

1. 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落实“三个统筹”;

2. 对当前经济的三大担忧为:经济活力、防范风险、社会预期;

3. “三个统筹”中,首要是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4. “以进促稳”区别于去年底政治局会议“稳字当头”的表述,明年经济工作将更加积极作为;

5. “先立后破”体现底线思维做结构调整,不能对经济增长的社会预期造成影响;

6. 宏观政策:财政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7.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8. 扩内需:消费和投资实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9. 明年应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应会全面部署经济体制机制新一轮深化改革,所涉及的改革事项也将贯穿全年;

10. 防风险:重点仍在中小金融机构、地方债务、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

在寒冷的12月8日,那个对于中国历史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中共中央政治局庄重地召开了会议,他们的议题是:深入地探讨和分析2024年的经济工作。

这些政治局会议,就像历史的钟声,每个月都会在这个国家的心脏——北京敲响一次。它们如同罗盘,指引着国家的航向,按照既定的惯例,每年的4月、7月以及12月,政治局会议都会对当前的经济形势进行全面的研究,并确定下一阶段的主要经济工作。它们是宏观、产业以及社会政策调整指导的窗口,对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尤其是这次的12月政治局会议,更是具有前瞻性的意义。它对明年经济工作的分析,仿佛是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明年经济工作的序曲,是对未来一年经济发展的预先洞察。

下面的文字,将重点解读这次会议在经济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旨在为企业家和投资者指明方向,帮助他们厘清政府政策的方向,把握住经济发展的脉络,以便他们能够准确地预见并抓住未来的战略确定性机遇。

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落实“三个统筹”

在经济形势判断的部分,我们首先明确了今年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会议的声音如同晨钟暮鼓,深沉而有力:“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凝聚着深深的思考和决策的智慧。

此次会议与往常略显不同,它并未直接提及经济运行中的困难。记得上一次未提及困难的会议还是在2021年底的政治局会议,那时的经济在2020年低基数水平上实现了同比增长8.4%。尽管困难并未被直接点明,但我们都明白,这并不代表决策者没有担忧。通稿后文中强调,“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这便是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担忧所在,也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挑战。

然后,会议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这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们的动力。会议认为,“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科技创新实现新的突破,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安全发展基础巩固夯实,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这些话语中,充满了对我们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也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信心。

笔者深深感到,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提振信心,防范风险,这不仅仅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心,更是我们未来努力的方向。

最后,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与总目标为:

1.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2.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3.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4. 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5.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6.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7. 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8. 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

9.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10. 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在深入解读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总目标时,笔者发现,“三个统筹”恰如一面三棱镜,折射出当前经济工作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扩内需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稍有不慎便可能顾此失彼。

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被置于这“三个统筹”的首位。这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深刻洞察。今年以来,经济一直处于一种“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疲软状态,这使得扩大内需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战略,其最终目的是生产出如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智能家居等创新型产品。然而,如果没有足够的需求来承接这些产品,经济增长便无法实现,居民部门的效用也无法得到提升。

在外需环境愈发不确定的背景下,需求侧的内需拉动与供给侧的创新驱动更需要形成一种有效的结合,这就像两只手,只有紧紧相握,才能形成合力。

会议为明年的经济工作定下了“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并特别指出,“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其中,“稳中求进”是我们在过去几年经济工作中一直延续的表述,而“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则是新的提法,它体现了我们对明年经济工作的更高期待和更积极作为。

“以进促稳”这一表述与去年底政治局会议的“稳字当头”有着明显的区别。它意味着明年的经济工作将更加注重积极进取,以进攻的姿态来保持稳定。同时,“以进促稳”也包含了对明年经济增速的一定要求,我们预计全年的经济增长目标可能会定在5%左右的较高水平。

明年的5%与今年的5%虽然数字相同,但背后的含义却大不相同。明年是在今年已经取得较高基数的基础上实现的增长(今年预计将实现5%以上的增长),而今年5%的目标则是在去年增长3%的基础上实现的。这体现了我们对经济增长的持续追求和坚定信心。

“先立后破”则是对供给侧调结构、防风险等方面经济工作的政策表述。例如,在2021年年中的政治局会议中,我们在双碳工作安排中提出了“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的原则。这体现了我们在做结构调整时的底线思维,即在“新”的还未立稳之前,“老”的不能轻易破除,以免对经济增长的社会预期造成不良影响。这既是一种策略,也是一种智慧。

宏观政策:财政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货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在宏观政策的部分,会议如诗如画地提到:“我们要如逆旅过客,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再持一杯积极的财政政策之酒,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共舞。”

笔者宛如一位观舞者,察觉逆周期似那领舞之人,其姿态先于跨周期,昭示着明年宏观政策将在扩大需求的舞台上,优雅地熨平经济周期的波澜。

回想起202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如细语轻喃,“让我们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那一刻,跨周期宛如一位害羞的少女,首次被提及。

而后的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琴弦轻扣,“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2023年10月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又如定音鼓声,“始终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此刻的排序,跨周期与逆周期似那交换舞伴的舞者,变换着领先的步伐。

会议又如长河流淌般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相较于3月初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宏观政策的婉约部署,“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财政政策如琴弦上的指尖,延续加力为主,却要如抚琴者般把握好度。

因今年10月发行一万亿国债,赤字率提升至3.8%,如短歌微破常规,打破常年3%的“约束”。预计明年中央将继续如长袖善舞,财政赤字率将在3.5%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在3.8万亿左右。

货币政策则如细笔勾勒,同样强调精准,总量层面力度中性。明年货币政策应会更加聚焦支持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所提出的“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四大方向及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大篇章,宛如群舞中的各个角色,共同演绎华美的舞蹈。

最后,会议如晚霞的余晖般指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可见过去一段时间,社会共识感较差,未来将如烛光照亮暗夜,加强政策宣传,凝聚共识。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此次会议有两大重点:

1.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道路上,未来的我们,将如诗人般,通过科技创新,不断突破价值的上限,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的安全水平,守护风险底线,确保经济的稳健前行。

亲爱的读者,你们还记得今年5月5日,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关于“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阐述吗?那次会议,如同晨曦中的明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如同一位智者,强调道:“我们要推进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一个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它还明确了五大坚持,仿佛五道坚固的支柱,支撑着我们的前行:“我们要坚持以实体经济为重,防止脱实向虚;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不能贪大求洋;我们要坚持三次产业融合发展,避免割裂对立;我们要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我们要坚持开放合作,不能闭门造车。”这些话语,如同雪莱的诗篇,既优美又深刻,让我们感受到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真谛。


扩内需:消费和投资实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会议如诗如画地提到,“务必着意拓宽内需之领域,构筑消费与投资交相呼应的美妙轮回”。

“构筑消费与投资交相呼应的美妙轮回”,此为新词,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被婉约表述为,“强化消费在经济进展中之根本地位与投资在优化供给构造中之关键作用”。

昭示明年于扩大内需之领域,将更加珍视消费与投资间的微妙互动与转换。

诸如房地产投资方面的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如文旅基建)“三大工程”,均须确切满足并提升居民部门消费需求,宛如一场华丽的圆舞曲,旋转着经济生活的点点滴滴。

深化改革开放:重点领域改革,巩固外贸外资
会议之声,如冬末的暖流,涌动在每一个听者的心头:“深化改革,持续注入高质量发展之强大动力;扩大开放,巩固外贸外资之基本盘。”其言也简,而意也深。

二十届三中全会,如历史长河中之一叶扁舟,将承载经济体制机制的新一轮深化改革。是时,改革之风将如春风拂过大地,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然三中全会之召开,需提前在政治局会议中定夺。故二十届三中全会,或将推迟至2024年。此亦惯例,换届次年之四季度,乃其召开之时。

回首往昔,双数届的三中全会皆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十四届三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六届三中,完善之;十八届三中,全面深化之。历史之轨迹,清晰可见。

简言之,深化改革开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二十届三中全会将为我们指引方向,带来新的希望与力量。

需知,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决定,宛如一部绵绵流长的商业史诗,字里行间皆是千丝万缕的商机。

话说那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二字,竟出现了21次之多。诸如“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云云,不胜枚举。

再看那“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的方面,自11月以来,政策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工作部署宛如细水长流,未来更是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将商业的触角延伸至世界的每个角落。

11月23日,国务院支持北京深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11月24日,外交部宣布试行对法德意等6国单方面免签;12月7日,国务院又支持上海自贸区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这些政策,皆如那滚滚长江水,滋润着商业的沃土,孕育着无尽的可能。

所以说啊,三中全会所通过的决定文件中,都藏着长期的商业机遇。这些机遇啊,就像那繁星点点的夜空,照亮了商业的道路,引领着我们走向未来。

防风险: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会议轻语,如微风拂过枝头:“要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言简意赅,却如清泉流淌,深入人心。

展望明年,四大方向如画中的四色,清新而醒目:中小金融机构的稳健、地方债务的权衡、房地产市场的稳健发展、金融市场的和谐波动。

民生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在民生工作方面,此次会议有三大重点:

1. “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

2. “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

3.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此外,会议在其他工作方面强调:

1. “要做好‘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

2. “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3. “深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寒冷的年底,政治局会议如同冬季的寂静雪原,新提法虽多如雪花纷飞,但篇幅却短如一夜北风。此情此景,宛如雪莱笔下的冬日诗篇,冰冷而深邃。

过往的经验如同雪地上的足迹,告诉我们政治局会议篇幅较短时,中央经济工作的篇幅会如同冬日的长夜,漫长而深沉。更多的政策细节,如同雪中的微光,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一一呈现。

预计下周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如同雪后的晨曦,将照亮这个寒冬。届时,笔者将如同雪地上的行者,解读这些政策细节,带领大家穿越这片风雪交加的经济原野。让我们期待那春天的到来,期待万物复苏的那一刻。

至于此次政治局会议的内容,就如同雪中的风景,有逆周期调节的坚韧松树,有跨周期调节的柔软雪花,还有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两股暖流。他们一同构成了这片冬日的经济雪原,静谧而美丽。

然而春天的脚步不会因冬天的寒冷而迟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将如同春雷的滚滚而来,唤醒这片沉睡的雪原。让我们一同期待那个时刻的到来吧!


More useful articles